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跨越时空与徐霞客“对话”
来源: 丽江日报      时间:2023-07-31 10:50:17


(资料图)

“到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品味徐霞客为什么来丽江、来丽江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是如何回到老家的?”“到这里来,与徐霞客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自2020年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开馆以来,游客纷纷到徐霞客纪念馆“打卡”,拍照、拍视频,“晒”微信朋友圈、抖音等网络平台。

位于丽江古城光义社区官院巷深处的徐霞客纪念馆,无需任何的点缀,徐霞客以第一位向世界介绍丽江的人的身份,静静等待着各位探路者的到来……

走进纪念馆,随着悠扬婉转的音乐响起,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穿越”到现场,在动静结合的纱幕背投、艺术剪影、多媒体水墨动画等现代科技手段下,一起走过壮美山水的光影……多彩的丽江大幕向观众徐徐拉开。

跨越时空的交集,思绪穿越380多年,与徐霞客这位明朝大旅行家“对话”。眼前浮现出与这位超级“驴友”一同踏上“平畴大开,夹坞纵横”的丽江青山秀水、村舍寺院、漠漠田野的画卷;一同感受他笔下景致婉美、物阜盛繁的丽江古城;一同体会风俗淳厚、重礼尚仪的纳西族人民以及他与丽江结下的难解情缘……斗转星移,时光飞逝,“历象眠山之西南垂,居庐骈集,萦坡带谷”的丽江古城,景致如初、温暖如初,丽江儿女乡音依旧、朴实依旧、情怀依旧、热情依旧。

“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的建立,让徐霞客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了他爱的丽江。置身于这样一个独特的空间和载体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独特的展示,处处感受到在这里‘看’的独特魅力。”现场一位参观者感慨道。

用现在流行语言来表达,徐霞客就是一个旅行“特种兵”、无敌“蜘蛛侠”、日更UP主、科研小能手、“社牛达人”,在380多年前,他将在丽江的16天所见所闻,留下了9000多字的“丽江日记”和诸多传奇历史故事,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资料,给后世多学科的学者留下了极为难得的线索,同时为后人窥视明代丽江和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打开了一扇窗户。

徐学专家评价说:“纵观整部游记,滇游部分是压卷之作,而写丽江的那些文字则是神来之笔,如果说整部作品偏重于理性的记述和客观的描摹的话,丽江部分(滇游日记七)则是笔触优美、感情饱满。”在记者看来,丽江不仅是徐霞客晚年“遐征”西南的重要目的地,也是考察成果最丰硕的幸运之地。在丽江,徐霞客留下了中原文人与少数民族交流的印迹,滇西游归时,55岁的徐霞客双足俱废,已无力回乡,是木增派人将他一路护送回到了江阴老家,演绎了一段传奇且深厚的友谊,为中华民族团结谱写了一曲赞歌。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作为徐霞客晚年遐征西南考察成果最丰硕之地,也正以新的姿态期望着新的探路者踏寻历史足迹,用脚步丈量历史,体味丽江这一方热土的赤子情怀。从1999年到现在,丽江与徐霞客故里江阴文化交流互动不断,每年举行徐霞客研究会年会,2015年两地同树徐霞客和木增塑像,到2017两地同树徐霞客铜像,再到2020年丽江古城徐霞客纪念馆开馆……“徐霞客与丽江”仿佛是一块“魔石”激起千层浪,以“徐霞客与丽江”为主题的文化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有挖掘“徐霞客与丽江”的意义、有论“徐霞客与丽江”的内涵;有论徐霞客和木增的“民族团结”思想;有谈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之境界……精彩的论断,使“徐霞客与丽江”散发出更新颖的观点,使“徐霞客与丽江”越发厚重深沉……

丽江始终把文化旅游发展的着眼点放置在如何实现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契合上,充分发挥徐霞客品牌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坚持围绕“徐霞客与丽江”做文章,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品牌,通过在丽江古城建设文化院落,打造文化展示窗口,深度活化古城文化基因,增强古城的吸引性、体验感、参与度,从而推进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元素世界表达,以文化品位塑造古城形象,让这座古老之城向世界展示开放、创新、自信的文化气度,奏响文化新韵律。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