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全球快报:独家访谈丨“加强版新农信员工” “1+1>2”……山西省联社运营转型的思路亮了!
来源: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时间:2023-05-29 02:26:05
《农商高管面对面》

山西省联社属于全国第二家获准筹建农商联合银行的机构,改革后要重点强化服务功能,把法人小机构干不好、干不了或者干了不经济的事情主动揽回来。

——山西省联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运营管理部部长陈隽恩

5月11日-12日,第二届农商银行百人会深圳会议成功举办。在这场大咖云集的行业峰会中,《中国农村金融》特别推出了《农商高管面对面》系列访谈节目。本期特别邀请到山西省联社运营管理部部长陈隽恩做客直播间,探讨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农村金融》:

本届农商银行百人会深圳会议的主题围绕三个“变”字展开,分别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您对这三个“变”是如何理解的?

陈隽恩

当今正是农商银行变与不变的困惑时期,大家如何选择?正是骑虎难下阶段。本次会议主题鲜明,环环相扣,下一个环节是上一个环节的延伸,上一个环节是下一个环节的支撑,缺一不可。主题的鲜明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将从以下三个层面来阐述。

首先是“准确识变”。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大银行逐步从农村撤离转移到城市去抢夺市场,农村市场无形中让步给农信社以及邮储银行来经营。相比较城市的市场产业竞争,农村市场是足够充分的、竞争是相对宽松的,所以农商银行在农信社时代,相对过着一种小富即安、相对富足的日子,可以说有些坐享其成、无需努力。

如今,靠吃利差的时代结束了,精打细算的时代来临了,必须拼精细化、集约化、集中化、智能化。所以说“准确识变”要充分认识这些方面,才能把握时代命脉,从而引入“科学应变”。

“科学应变”特别警示我们一定要认清“我是谁、为了谁”,即作为广阔农村的金融服务主力军,致力于服务广大农民群体及“三农”、小微。找准定位才能进行决策,不乱作为不等于不作为,同时必须作为,不应变只有死路一条,也不能盲目跟风,一窝蜂跑上去。“不为是为了有为”,找到农商行适合干的事情,然后果断去干,不要总跟大行比,要有定力、沉住气,这就是“科学应变”的内涵所在。

“主动应变”即结果。必须把命运紧紧握在自己手里,撸起袖子加油干,求真务实快上、争分夺秒快干,认准的事情要大胆干,勇敢去闯、去干、去冲,走出农商银行的特色来,让其他银行不敢小觑。

《中国农村金融》:

您认为农商银行应当如何在“变与不变”中把握好平衡,能否结合山西省联社改革化险的成功实践具体谈谈呢?

陈隽恩

本次会议选在深圳开展颇有研究。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一片火热的创造热土,涌动着竞争压力与创新冲动,使我们都迫不及待想赶紧回去大干一场,否则就会贻误战机。

回归到山西农信如何在变与不变之间把握好平衡点,这恰恰也是省联社党委思考的战略决策之一。这是定位问题,如果定位不准很可能走弯路,还不如不走。山西省联社属于全国第二家获准筹建农商联合银行的机构,改革后要重点强化服务功能,把法人小机构干不好、干不了或者干了不经济的事情主动揽回来。因为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赋予省联社更多经营管理者的职能,有一部分业务要直接经营,必须带着大家一起干,用一句话形容叫“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我们正是通过省联社这样的大平台,把108家法人机构聚起来,形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同时我们又充分尊重108家法人机构的自主权,让它们自己散布在天空也是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未来要重点在运营模式上打破旧有的传统格局,把原来的前、中、后台拆开。把前台放在现在的物理网点,把中台集中到总行,条件成熟的未来则可以集中到市或者省一级,通过强化中台,释放大量的工作人员去搞营销,变交易型作业为营销型作业。当然这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强化中台,机器能干的事就不让人干,云平台能干的事就不让物理网点干。 通过把线上、线下及前、中、后台,打造形成一个有效分离又相融共生的生动格局,把山西农信5万名员工的巨大生产力真正激发出来,每个人都是一个加强版的新农信员工,然后爆发出“1+1>2”的能量。可以想见,山西农信的未来必然是充满希望的。 END往期推荐

编辑:戴云;视频:刘攀、马力;审校:王峥;审核:王文珠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